知道这话是谁说的吗?我观察了网络上和现实中好多人,这才发现,诋毁人民公社的有下面几种人。第一种人,在人民公社时期不好好劳动的懒汉说的。
六十年代有一个电影叫《青松岭》,里面有一个懒汉叫钱广。他把全部的心思和精力放在了经商赚钱上,他有一句名言:“谁发家谁光荣,谁受穷谁狗熊。”对于农业社的生产劳动,那是能偷懒就偷懒,能不干就不干。钱广不仅懒,而且对生产队怀有刻骨仇恨,经常破坏生产队正常生产活动。
他是赶马车的,村口有一棵枯树,他把马车训练成看见这棵枯树就惊。这时候,他急忙甩上三鞭子,马车就老实了。
图片
打开今日头条查看图片详情
但是别人不知道这种情况,因此,只要别人赶着这辆马车出去,每次都要惊车。
我小时候在农村的时候,生产队里也有这么一个人,姓孙,解放前在国民党军队里当过连长,据他说,他参军时因为年轻,身体也比较廋弱,但是因为头脑灵活,善于溜须拍马,很快就被提拔为连长。整天挎着一个盒子炮,把个肩膀都压歪了,因此,他的肩膀,一头高一头低。人们背后给他起个外号,叫挎盒子。
图片
打开今日头条查看图片详情
这个挎盒子,每天出工到了地里,干活的时候少,站着的时候多,人们又把他的行为称做“站工”。生产队队长不满意他,给他定的工分是六分。他觉得不满,经常找队长麻烦。队长也经常训斥他:“你这个站工已经出名了,你还有脸找我麻烦?”
好在这个“挎盒子”对生产队并不抵触,也没搞过破坏活动。虽然他经常念念不忘当国军连长时吃香喝辣的时候,但也只是回忆起来偶尔得意洋洋一回,神情中满满的怀念和不舍。好在六十年代新中国已经成立了十多年,他也明白过去的日子不可能逆转,只是想念一下而已。
图片
打开今日头条查看图片详情
第二种人,自私自利之人
自私自利的人,不讲奉献,只想不劳而获,或者少干多得。自私自利之人,还有一个不太高尚的品质,就是懒惰成性。看着别人经过努力,吃饱了肚子,他就嫉妒,总认为生产队时期能够吃饱饭的人是队长、保管、会计、记工员,再不济也是队长家的亲戚。他们从来不会检讨自己究竟是哪里做错了。
图片
打开今日头条查看图片详情
其实,不管是什么时代,什么地方,都有吃饱喝足的,都有吃不饱饭的人。第三种人,对新中国不满的地富反坏其实,这也可以理解。新中国的建立,是一个阶级推翻另一个阶级的行为,自然有人得到,有人就要失去。
获得翻身解放的这些底层贫下中农、普通工人,肯定是欢欣鼓舞。失去根本利益的那些人,必然是怀恨在心,一直想着有一天把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中国翻过来,变个天。
《特赦1959》里有一句台词:“让敌人赞美你,那是不可能的事。”
第四种人,就是现在的走资派贪官污吏。
毛泽东时代,有一套行之有效的反腐机制,不容许官员贪腐。现在,这些掌握了社会生产资料的官员们,自然要极力诋毁抹黑那个时代。因为他们要维护自己的不合法权益和既得利益,只好大肆攻击集体经济和政治体制。
不过,平心而论,我们这里由于有河水灌溉,土地很肥沃,生产队时期,小麦亩产量一直在六七百斤以上。莜麦亩产量比小麦稍低一点,也一直保持在亩产四五百斤之间。
以前在生产队时期,人们一直不知道这里究竟有多少土地。包产到户以后,人们才明白,这里人均土地面积也只有一亩多一点。
图片
打开今日头条查看图片详情
以前也写过类似文章,有人跑进来质问我:“你们内蒙古那么大,地域辽阔,人少地多,当然吃喝不愁。可你知道我们这边的土地有多少吗?人均不到一亩地。”
我在此告诉你们,内蒙古自治区土地面积的确很大,但大多数都是草原,那是牧民繁衍生息的地方,既不容许种粮食,也不容许农民随意进入。你们以为草原可以随意铲平当农田吗?既然你们认为内蒙古地域辽阔,为什么你们不到内蒙古草原上开垦荒地呢?即使让你开垦荒地,你懒得筋疼,你愿意吗?如果你愿意吃苦耐劳,不管在什么地方,什么时代,你都不可能吃不饱饭。
图片
打开今日头条查看图片详情
现在的人们大多数并不了解生产队时期的实际情况。说生产队是养懒人的时候,干多干少一个样。我知道的情况是,同样是男人,在我们这里能够一天挣一个工的并不多。一天能挣一个工的都是生产队的壮劳力,那是生产队长的心头肉。有数的几个男人。
我们这里在生产队时期,一个工一块到一块五,全大队八个生产队,有的生产队一个工甚至达到两块钱。一家只要有两个壮劳力,一年下来,结算完粮食,就有几百块钱现金收入,过的绝对是好日子。
图片
打开今日头条查看图片详情
我家九口人,我们兄弟姐妹七个,都是学生,没有劳力,我父亲一个人上班,工资六十二元,每年给生产队交三百到三百五十块钱,分八个人的口粮,每人三百六十斤到三百八十斤。由于家里女人多,吃不了,我妈就雇人在凉房里盘了两个粮仓,一个放小麦,一个放莜麦。就是我们这样的家庭,在当地也算不上生活特别好。
至于说为什么有“干多干少一个样”的现象呢?那是有些地方的生产队并没有选出真正为人民服务的领导,带头人。
我们这里每个生产小队队长,那都是全体社员选出来的带头人,也是全生产小队的灵魂人物。他必须具备下列素质:一是人品好,做事公道,大家都信任他。二,种庄稼绝对是能手,谁也比不了他。三,他的话在全生产小队,就是金口玉言,没人敢不听。假如谁能比他精通农业社的农活,谁都可以当队长,但是,其他两项一般人做不到,你仍然不够格。干不了多久,就得被社员里的刺头骂下来。
小队队长,绝对不容许“干多干少一个样”的现象出现。也就是说,一个小队社员几百人,但是每天能挣一个工的社员并不多。
在我的记忆中,全生产小队三四百人,能挣一个工的社员,也仅有七八个,不会超过十个人。他们都是生产队的明星人物,大家都认识。无论是春耕播种,还是收割夏秋庄稼,他们都是能手。这样的人,在我们这个三千多人的村子里,也仅有不到一百人。假如每个人都给十分工,我告诉你,这种生产队绝对办不好。而且,这种和稀泥的小队队长,在我们这里根本干不了一年,就得土豆搬家滚蛋。因为这种人大多数人根本不服他。
图片
打开今日头条查看图片详情
人的习惯可以改变,但是人的秉性是改变不了的。自私自利懒惰成性的人,永远不会有出息。前三十年,他们吃不饱饭,改革开放以后,他们也只是混了一个温饱。不信,你打听一下,过去吃不饱饭的人现在过的怎么样。
农业社养懒汉,干多干少一个样,这些无耻谰言,恰恰就是那些以前吃不饱饭的懒人创造出来的。
现在有一个说法,当年饿死很多人,但是,只要你问一下:“你家饿死几个?”这句话竟然没有一个人回答得上来。看来过去很多事,都属于以讹传讹。
生产队时期为什么有些地方搞不好,为什么这些地方能够养懒人?这是由于下面几个因素构成。
一,没有选出一个大公无私、公平公正、确实有能力、真正愿意为人民服务的领导人。
二,偷奸耍滑的人得不到应有的惩处。
三,小范围内没有一个正常良好的环境,正不压邪,冷了大家的心。
生产队时期,并不是所有地方都搞得不好,也不是所有地方都搞得很好。有些地方的大队长宁可带领全村人出来要饭,也不愿意带领大家群策群力,搞好生产队。
也幸亏很多地方的生产队搞得不错,如果所有地方的生产队都没有搞好,不知道这些好吃懒做、自私自利的人去哪里要饭?
更让人不能理解的是,现在有人竟然把自私自利当成一种美德大力宣扬。
有道是,众人一条心,黄土变成金。不管什么时候,不管什么地方,只要是“各怀心腹事”,牛拉马不拉,每个人心里只想着自己,自私自利,什么都干不成。只有团结协作,群策群力,才能筑起一道摧不垮打不烂的钢铁长城。
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,团结协作,永远是一个民族、一个群体的主流。分散经营,单打独斗,永远不是一条正路。如果有谁敢说自己单打独斗干成了一件利国利民的大事,那绝对是胡扯。所有对社会对人类发展有积极意义的大事,推动历史前进的力量,无一不是集思广益、群策群力、众志成城的结果。
而一个好的带头人,只是起到了一个引领导航的作用。正如毛主席所说:“人民群众才是真正的英雄。人民,只有人民,才是创造历史的动力。”
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,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,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,请点击举报。同创优配-同创优配官网-线上配资平台开户-股票配资导航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